资讯
/
/
/
依托“慈善”特质,积极探索社会教育“三融合”

依托“慈善”特质,积极探索社会教育“三融合”

依托“慈善”特质,积极探索社会教育“三融合”

  中华慈善博物馆作为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自2016年9月1日开馆以来,依托“慈善”特质,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探索实施社会教育“三融合”,极大拓展和丰富了博物馆的功能作用。

  与党员党性教育相融合

 

依托“慈善”特质,积极探索社会教育“三融合”

 

  慈善是人性的体现,其本质是助人利他,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倡导无私奉献,两者是高度融合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博物馆根据自身展陈特色,努力在人性和党性融合方面做文章,积极发挥党性教育作用。

  博物馆展示了两张1992年“希望工程”的捐款收据,署名为“一位老共产党员”“一位老党员”。经过当时工作人员的多方查证,确认捐款者都是邓小平同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这些钱捐助给小平同志曾经战斗过的广西百色地区的失学孩子。另外,博物馆展示的一些知名慈善人物如深圳歌手丛飞、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等都同时兼具党员身份,他们牢记党的宗旨,致力于慈善助人活动。博物馆有意识的挖掘、呈现这些展览内容,为党性教育提供了新的素材。

  在此基础上,博物馆编发的以“党性教育”为主题的微信,获中组部“共产党员”、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先锋”等微信公众号重点推介,反响较好。开馆三年来,一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来馆开展党性教育。

  与学生德育教育相融合

 

依托“慈善”特质,积极探索社会教育“三融合”

 

  慈善文化与德育教育中所包涵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以慈善为专题的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拓展思路,深入挖掘相关展览内容及背后的故事,主动融入学校德育教育,打造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新平台。

  譬如,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在敌对状态下,秦国不计前嫌,仗义恤邻,对受灾的晋国进行了大规模粮食援助,史称“泛舟之役”。这一援助事例和理念的解读为人道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素材。此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建立慈善机构范氏义庄;乞丐武训行乞近30年,建成3所义学;状元张謇长年卖字筹集善款,并将慈善作为实现国家自强的手段之一;京剧大师梅兰芳为赈灾多次义演,并毅然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等都是博物馆的重要展项。博物馆通过相关展品和辅助讲解呈现上述内容,努力传递他们身上的宝贵精神品质,为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开辟了“第二课堂”。

  目前博物馆已与市区各类大中小学校开展了结对共建,设立学习与实践基地,为学生了解传统慈善文化提供载体,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平台。此外,博物馆还定期组织“慈善文化使者”走进校园,以传统典籍为素材开设慈善文化专题讲座,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与公民社会责任教育相融合

 

依托“慈善”特质,积极探索社会教育“三融合”

 

  行善是个人的选择,依靠的是个人道德层面的自觉自愿。因此,慈善文化的引导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对个人从事慈善活动至关重要。博物馆努力强化公民社会责任观念,激活大众内心固有的善念,从而形成行动自觉。

  博物馆的展览,不局限于仅展示枯燥的慈善历史,而是通过提取、转化传统慈善历史文化中的亮点,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考虑观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中华慈善博物馆的布展视角和思路。针对目前人们关注较多的“暴力慈善”问题,博物馆通过展示传统慈善文化中倡导施授平等,照顾受助者的尊严,从而让古今形成对比,引人思考。而针对社会关注的公信力问题,馆中慈善组织征信录的展示,则体现了传统慈善文化对倡导慈善活动公开透明的引领作用,更利于人们深入正确的认识慈善。此外,传统慈善文化中所倡导的行善从小事做起、行善需长期坚持、行善不求回报等理念,都对公民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具有教育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2
...
94
友情链接

慈善博物馆

地 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路9号

服务热线:0513-55002600  0513-55002602

邮 箱:zhcsbwg@163.com

CopyRight © 2022 中华慈善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4231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