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道上行——记中华慈善博物馆建馆五周年
在善道上行——记中华慈善博物馆建馆五周年
2016年9月1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以下简称慈博馆)在通建成开馆,填补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空白。建馆五年来,慈博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记使命,开拓进取,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慈善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慈善博物馆建馆五周年之际,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南京博物院、孔子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等国内慈善、文博机构和结对共建单位纷纷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在此,中华慈善博物馆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一、积极拓展展陈内涵,做中华慈善文化的传承者。
慈博馆基本陈列“人性之美、博爱之光——中华慈善历史文化展”分慈善思想、慈善历程、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的慈善事业六个展区,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慈善历史文化和当代我国慈善事业的显著成就。五年来,慈博馆依托基本陈列,并不断丰富展陈内容,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展览和服务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华建敏、顾秀莲、何鲁丽,民政部、中组部等领导先后参观展览,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党员干部、慈善同仁、企业人士、社会游客走进慈博馆,探寻中华慈善的悠久传统,感受中华慈善文化的博大精深。“人性之美、博爱之光——中华慈善历史文化展”已成为国内全面呈现中华慈善发展脉络和文化底蕴、树立和增强慈善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二、大力开展社教活动,做先进慈善理念的传播者。
一是争取相关部门挂牌设立基地,拓展慈博馆教育功能。慈博馆先后被国家教育部,中国伦理学会,南通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文明办授予“非遗实践合作基地”、“道德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南通市道德讲堂总堂”。二是积极发挥张謇企业家学院现场教学点作用。2021年3月,慈博馆成功列入长三角共建的张謇企业家学院现场教学点,充分依托馆藏文化资源,为企业家接受社会责任、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平台。三是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融合党建服务品牌建设,举办“慈善大讲堂”,获得师生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受众累计约万余人次。四是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先后与南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等数十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共建基地,开展教育活动。
三、扎实推进藏品征集、文物定级工作,做传统慈善文化的守护者。
藏品是一座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是展览、社教和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五年来,在民政部档案馆藏品征集专项经费支持下,慈博馆工作人员走遍江西、湖南、陕西等十余省市,成功征集藏品和资料1782件(套),涵盖匾额、楹联、碑刻、砖雕、古籍、拓片、图书等门类,其中不乏具有较高展示、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藏品,为展览调整、学术研究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如道光乙未年(1835年)兵部尚书程祖洛和兵部侍郎魏元烺题赠永邑儒士郑汝器的“急公慕义”匾,成功定级为国家二级文物;“修崇仁平政桥诗记碑”立于南宋绍兴29年(1159),距今已有862年历史,非常罕见,弥足珍贵。
2017年12月,慈博馆从后续征集的匾额中遴选出16块,将展区集中展示的所有仿真匾额全部替换为真品,有效提升了展览的水平,获得参观领导和游客的一致肯定。2019年11月,慈博馆在前期藏品征集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启动馆藏木器和纸质类文物的申报定级工作。江苏省文物局专门选派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三位专家来馆进行现场鉴定定级。经专家小组鉴定,共定级国家二级文物1件、国家三级文物68件(套)。目前,藏品征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
四、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做慈善文化宣传普及的推动者。
五年来,慈博馆多点发力,努力提升社会影响力。一是积极组织和参加国内慈善论坛、会议等活动。2016年,协调中国保障学会,召开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2017年,与民政部档案馆合作召开了全国文博、档案系统的专家学者藏品征集专家咨询会。2018年,邀请了全国20家知名基金会负责人,召开了共谋助推慈博馆发展座谈会。参加了两届中国慈善联合会举办的海峡两岸四地慈善文化交流论坛。2020年参展第八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二是积极策划开展富有特色的临时展览。相继引进和承办了“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系列海报展、“江海·新象”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学术邀请展、第27届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暨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展、“党盟双庆·同心筑梦”艺术特展、“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三是主动加入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省博物馆学会,与全国多家国家级博物馆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机制。2018年,与浙江省博物馆合作举办《为善最乐——浙江近代慈善文物文献展》。此次展览是慈博馆首次与国内知名博物馆合作办展,取得圆满成功,并被央视、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反响较好。四是加强宣传,借助各类主流媒体宣传推介慈博馆。“学习强国”平台分三期推介慈博馆重要馆藏;编发的以“党性教育”为主题的微信,获中组部“共产党员”、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先锋”等微信公众号推送;年平均约10篇稿件被《中国社会报》、《慈善公益报》录用;上海电视台《大爱长三角》栏目专程赴馆采访拍摄专题片;馆工作人员先后20多次走进电台直播间,通过电波讲述慈善背后的故事。
五、着力加强慈善历史文化研究,做慈善文化资源宝库的挖掘者。
慈博馆克服人员紧张、专业人员欠缺、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困难,内外力量结合,开展慈善文化研究。一是聘请专家开展慈善历史文化研究,结合专家各自擅长的学术领域,深入挖掘慈善文化,并委托他们担任慈善文化使者开展传播活动,目前已形成《慈善文化传播课题成果集》。二是委托大学知名教授编写“慈善微故事”。目前,“慈善微故事”已经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100余期,阅读量达数万人次。三是积极鼓励全馆工作人员围绕展陈内容开展学习和研究,每月组织集中交流,营造慈善文化学习氛围。四是以馆藏文物资源为依托,深挖藏品内涵,开展相关研究,阐释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传播精湛深邃的慈善文化。
五年来,慈博馆紧紧围绕功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攻坚克难,做了一些基础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慈博馆的功能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助推慈善事业发展的效应还不明显,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十四五”时期,慈博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苏有关慈善工作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博物馆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升博物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慈博馆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国家级优秀专题博物馆,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慈善文化,促进慈善文化研究和传播,提供慈善文化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资讯